公司新闻 - 10/22/2020

尚乘动态 | 各界搭台搭梯 助港青成超联人

 

香港青年学生动力基金会召集人吴傑莊:
捨弃旧观念 敢抓新机遇

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强调了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」的论断,这是时代给予青年一代的礼物和挑战。当下的香港青年创业意愿高,拥有国际化视野优势,创新想法多,但是在港创业面临租金及人力成本较高、创新金融发展相对滞後,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施为这几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天然方案。我呼籲港澳青年应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,放弃传统老旧的「只留港」或「只留澳」的观念,勇於果断地抓住机遇,走出本地,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创业梦想。

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蔡志坚:
拥抱新时代 关注叁领域

我认为青年工作和发展需要着重关注叁个关键领域:第一是科技经济与数码形态的连接。香港青年需要学习和拥抱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机遇,学会利用新科技平台充分参与、培训和发展。第二,创新创意思维的共享。青年应该拥抱创新创意思维,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潜力。青年应秉承着创新创意的思维,真正深入学习,真正与内地更多优秀青年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,共同发展。第叁,人才发展和持续的培育为重中之重。希望未来通过对於人才培养事业的推动,可以为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打造人才基地贡献力量。

香港新青会会长陈月明:
破壁垒思维 促发展升级

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次产业上的配合发展、资源市场的共享、文化的共融,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将利用这次历史机遇实现发展与升级。吸引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,更是思想上、行为上的融入,这必须要特区政府的支持与配合,而首要是破除早年潜伏的政治壁垒思维,拆除人为的地缘壁垒障碍。习主席同时总结了深圳特区发展的宝贵经验,包括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;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;必须坚持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;必须全面贯彻「一国两制」基本方针,促进内地与香港、澳门融合发展、相互促进,这四点都值得香港学习借鑑。

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席骆勇:
消两地误解 扫心理障碍

要促进港澳青年增强对祖国向心力,首先是要正本清源,破除两地青年心理障碍,缩短两地青年心理距离。要让香港青年真正认识到,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不是要让香港「内地化」、「边缘化」,而是继续保持香港的优势和特色。其次,要深入了解不同政治光谱的香港青年普遍关注、反映强烈、反覆出现的问题,解放思想,打破阶层,深入群体。此外,解决问题时,正确的事要大胆说、大胆做。只要对「一国两制」有利的,对香港青年发展有利的,就应该通过政府施政、媒体宣传、基层活动等等,多维度全方位开展。如果不敢面对青年对内地的误解,不敢触碰敏感的两地关係,香港的困局,特别是青年的发展,都将难以解决。

香港凤凰卫视副采访主任黄芷渊:
增加叁种力 助升向心力

习主席重要讲话中提到,要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,就要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,增加其「弹力」、「重力」和「摩擦力」。其中「弹力」强调弹性,不仅限於面对面实地考察和交流,还要「线上线下」双轨并行,透过社交平台和「网红」进行宣传,推动粤港澳青年交流,以及培育香港青年对内地的认识。而「重力」则是让粤港澳青年「相互吸引」,在学业、就业、创业方面深入了解,让青年亲身体会大湾区发展的速度和活力机遇,发挥粤港澳青年优势互补。大湾区制度史无前例,本身就存在「摩擦力」。要解决香港青年的困境和诉求,就要透过深度交融,汇聚人才,善用「摩擦力」并转为「向心力」。

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主席 陈晴:
抓湾区机遇 赶发展尾车

「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」。深圳已经不是40年前的深圳,但香港好像还是以前的香港,因此大湾区是香港非常重要的机遇,甚至是香港赶上发展潮流的「尾班车」。香港仍然具有国际大都会的优势和国际视野,香港的年轻人必须要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机遇,在国家发展的框架下实现自己理想。加强两地青年互动、互助、互融,需要增加深层次的交流,不能只停留在国情教育和夏令营,而要增强交流的针对性。例如分成不同的年龄组和兴趣班,就大家关心的课题和项目进行深入交流。

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青委会主任王绍基:
拥广阔视野 助携手共进

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始终牵掛着香港青年人,更寄语大家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。自己作为青年的一分子,深深体会到香港青年缺乏起居生活、事业发展、专业拓展及创科创业的空间,故大家应把握这新时代的机遇。为此鼓励青年要有自信,并更多了解自身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体制发展,从而明白香港和大湾区城市是一脉相连,从中开拓更多共同发展机遇。而且香港青年有着更广阔的世界观,是有能力有责任引领湾区青年携手一起走出去,让世界见證「一国两制」的成功落实和行稳致远。

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创会会长莊紫祥:
推便利政策 予更多优惠

深圳特区40年来的飞速发展證明了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,作为由香港回内地创业的一辈,我认为大湾区平台有着无限商机,所以香港青年应该抓住发展时机,接轨祖国湾区发展,勿被别有用心之人蒙蔽双眼,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、用自己脑袋去想。同时亦建议两地政府可合作推出更多便利政策吸引港青,包括每年毕业季在香港高校设立大湾区企业招聘会,并加快港青入职程序及保障工作签證;推动湾区城市与香港的税务融合,确保港青在湾区实现低税金。此外,可考虑向港青给予更多交通优惠,真正实现一小时生活圈。而在教育方面,特区政府可设立交流基金,并开设香港到内地交流的必修课,让学生有机会认识国家。

香港江苏青年总会副会长林颢伊:
离开舒适圈 勇迎新事物

「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」,在这个新时代,大家应离开自己的舒适圈,以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,并勇於接受新的事物,否则「习惯」将会成为前进的最大障碍。港人特别是青年面对未来前路,除了要强化自己,还要有「改革」、「创新」、「有勇气」的心态,才能发挥好香港的优势,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这合作平台,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把握新的机遇。

香港福建社团总会青委会秘书长吴志龙:
各界齐努力 增强向心力

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要求做好青少年的工作,体现了中央对香港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。青少年是香港和国家的未来,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,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不能没有青少年的参与。粤港两地政府和社会各界,应该共同努力,为香港青少年在大湾区实习、学习、生活提供支持,促进香港青少年与祖国内地的广泛交往、深度交融,增强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。